转 从24对染色体到23对染色体,人类的祖先到底经历了什么?
网上百度:有23对染色体的动物,结果百度到了,一个百度知道的回答,答非所问,提问是:跟人类一样拥有23对基因的动物。
我们都知道,人类有23对染色体 ,但是这个结论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被确立,而此
前的人们一直认为人类拥有24对染色体——这是个粗心且不负责任的研究结论。不过巧合的
是,这个结论却正确地反映了其他类人猿 的染色体数目。人类约在500万年前还与黑猩猩
是一家,是什么原因让人类祖先丢失了一对染色体,彻底与灵长类的同胞分道扬镳的呢?
消失的第24对染色体
人类没有24对染色体,其实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我们的古猿祖先、现代的黑猩猩、大
猩猩等猿类动物,对染色体的忠实拥趸,而只有人类是个例外,这可能是我们进而成为人的基
因证据之一。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功告成,研究人员描绘出了人类23对染色体的详细蓝本,并与
黑猩猩染色体进行比较。在最新的分析中,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发表的数据显示,人类
第二大染色体——2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合并而来的。科学家早先就推测,人类2
号染色体可能是古猿两条染色体合并而成的。在这次对2号染色体的详细分析中,科学家们发
现了染色体融合的确凿证据:2号染色体上的某一位置,存在具有丝点特征的DNA编码重复
现象,而着丝点 是染色体有丝分裂时的中心点,每条染色体只可能拥有一个着丝点。
科学家因此判断,这一位置是两条染色体融合前,其中一条染色体着丝点留下的残迹。
但是,为什么古猿的两条染色体会突然之间融合成一条,如此大动作的进化行为在发生之
初,又会对我们的祖先产生怎样剧烈的影响呢?
冒险的染色体改造
即便是基因工程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很难想像某一个现有的物种,通过抛弃和融合染
色体而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极度适应环境的全新生物。而在百万年前的新生代,合理的假设是
人类的祖先仅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竟然就实施了这个风险极高的行为!
人类先祖在过去500万年间的挣扎求生,可谓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大冒险。人类细胞
内线粒体的DNA可以探访女性先祖的起源,表明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母亲,同样的结论也可
以从男性Y染色体DNA突变上得出。这单一的祖先或许并不能说明突变只发生在一人身上,
但是却让我们能够想像,在转变之初,生存的压力是多么巨大,以至于只留下这唯一的单支血
脉。“亚当”与“夏娃”曾经生活在不怎么像“伊甸园”的干旱东非,并毅然决然地让人类彻底与 ...
|-转 有23对染色体的动物除了人还有其他吗?
文章中说的麂和黑马羚,不知道是不是23对染色体,没有考证。
除人类之外,恰好也具有23对染色体的常见生物有:
1、麂——现今所知最早的鹿
2、生活在东非大草原的黑马羚
而具有22对染色体的则有海豚和兔子,具有24对染色体则是我们最近的亲属,黑猩猩、大猩猩等大猿以及海狸另一种兔子和马铃。
让人诧异的可能是,为什么我们的近亲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不是23对?
人和现存大猿的染色体数目不同,对拒绝进化论,尤其反对人类来自进化的创世论者们来说真是个好消息,在他们看来这正是推翻达尔文进化论的好机会。因为达尔文明确说过人类很可能起源于大猿,鉴于大猿主要分布在非洲,因此人类的祖先也可能是在非洲起源的,这些猜测已经指导着古生物学家在非洲获得丰富的成果,让大众越来越相信人类不是神创的,而是起源于非洲。
但为什么现存大猿的染色体数目与人类不一致呢?
面对这个问题,生物学家们迎难而上。
1980年,Yunis首先发现黑猩猩的某两条染色体,经染色后产生的花纹(带型)可以大致拼接出与人类2号染色体的带型相似的结果,于是他把黑猩猩中的这两条染色体命名为:2A和2B染色体(科学家认定的2B)。并据此提出融合假说。1982年,Yunis和Prakash合作制出了染色体的高分辨率带型,更进一步的支持了融合假说。但仅仅是染色后的花纹相似,只能是旁证和后续研究的基础。
图示:染色体上的带型
图示:融合假说
要确证,我们需要知道染色体中DNA的序列,因为随机产生高度相似的序列,是无法理解的事情——这正是亲子鉴定的概率学基础——所以,如果融合假说是对的,那么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人类2号染色体上,应该残留着端粒和着丝粒序列的遗迹。端粒和着丝粒都是独立染色体不可或缺的结构,这些结构都对应着独特的碱基序列,即便融合发生在遥远的过去(390万年前?南方古猿阿法种),DNA的序列已经发生了变异,但总应该有点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