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关于多人人声提取指定人声和腾讯元宝的对话记录 20250827
记录下和腾讯元宝的对话
总结一下,优先级可以这么排:
先试试量化 + 梯度检查点(改代码成本低,对推理友好);
再换更轻量的语音分离开源项目(免去改代码,直接用现成的);
实在不行就租云 GPU 应急;
最后考虑自己蒸馏模型(技术门槛高,但能一劳永逸)。
如果你想自己部署 Wavesplit/SpEx,可以参考它们的 GitHub 官方项目(如 Microsoft SpEx或 Wavesplit),但通常需要 一定的 PyTorch / CUDA 经验。
如果不想自己部署,可以找 现成的在线语音分离服务(如 VocalRemover.org),但可能无法完全定制化。
最终推荐(针对你的目标:提取目标人声音用于 RVC 训练)
方案 |
是否需要高配 GPU |
效果 |
难度 |
推荐指数 |
---|---|---|---|---|
用 GPT-SoVITS 生成目标人音色语音(1小时)→ 训练 RVC |
❌ 不需要 |
✅ 好(可控) |
⭐ 简单 |
⭐⭐⭐⭐⭐ |
用 Wavesplit/SpEx(8G NVIDIA GPU + 优化) |
✅ 需要 |
✅ 好(直接提取) |
⭐⭐⭐⭐ 较难 |
⭐⭐⭐⭐ |
用云 GPU(如 RTX 3080 12GB)跑 Wavesplit/SpEx |
✅ 云服务 |
✅ 最佳 |
⭐⭐ 中等 |
⭐⭐⭐⭐⭐ |
用 Demucs(轻量级分离)→ 再用 GPT-SoVITS 优化 |
❌ 不需要 |
⚠️ 一般 |
⭐ 简单 |
⭐⭐⭐ |
🔥 最推荐:先用 GPT-SoVITS 生成目标人音色的 1 小时语音,再训练 RVC(最简单、效果可控)!
如果一定要用 Wavesplit/SpEx,建议租云 GPU(如 RTX 3080 12GB)!
如果你需要 具体部署步骤(如怎么在 Colab 上跑 Wavesplit),可以告诉我,我会提供详细教程! 🚀
我有PyTorch / CUDA 经验,只是为了效率,网上有没有现成的一键安装或者启动包,我在B站搜:Wavesplit/SpEx 一键启动包是这个结果。 音频分离 这种的,几乎都是人声和伴奏的分离,没看到从多人声音分离出指定人声的,有个项目SoloSpeech可以多人声音分离出指定人声,我试过8G的显卡跑,跑一会程序就会提示显存不够。
我是4核的CPU,i5-3470,内存2根8G的内存条,NVIDIA GPU 8GB显存。音频分离 这种的,几乎都是人声和伴奏的分离,没看到从多人声音分离出指定人声的,有个项目SoloSpeech可以多人声音分离出指定人声,我试过8G的显卡跑,跑一会程序就会提示显存不够。
batch size设为1都不行,项目很大,也不知道从哪里改代码能降低硬件要求,SoloSpeech的模型好像很大,在项目上的WEB界面上没提供模型选择的功能。
如果 SoloSpeech 即使把 batch size 设为 1 也显存不足,而且从代码层面不太好直接修改模型大小,同时 Web 界面又没有模型选择功能,你可以尝试下面这些思路来“绕开”或“降低”硬件门槛:
一、先确认显存“底线”与模型量化
- 查看显存占用细节先用 nvidia-smi -l 1(Linux)或在任务管理器(Windows)里实时看显存占用峰值到底卡在多少。比如如果是 16GB 显存跑 SoloSpeech 占到 15GB+ 还报 OOM,说明模型本身 + 推理时的临时缓存确实很大;如果只用到 8 - 10GB 就爆,那还有优化空间。
- 尝试模型量化(Quantization)很多大模型都支持把参数从 float32 转成 float16 甚至 int8,能大幅减少显存占用。如果 SoloSpeech 基于 PyTorch 实现,你可以看看代码里有没有类似 torch.quantization的接口,或者有没有预训练好的量化版权重。
- 若项目本身没做量化,也可以自己尝试:先把模型 load 进来,然后用 torch.quantization.quantize_dynamic对模型做动态量化(适合推理场景),示例伪代码:
import torch model = torch.load("solo_speech_model.pth") # 加载原模型 quantized_model = torch.quantization.quantize_dynamic( model, {torch.nn.Linear}, dtype=torch.qint8 # 对 Linear 层做 int8 量化 ) torch.save(quantized_model, "solo_speech_quantized.pth")
量化后推理速度可能稍有下降,但显存占用会明显降低。
- 若项目本身没做量化,也可以自己尝试:先把模型 load 进来,然后用 torch.quantization.quantize_dynamic对模型做动态量化(适合推理场景),示例伪代码:
- 梯度检查点(Gradient Checkpointing)要是你在“微调 / 训练” SoloSpeech(虽然你描述更像推理,但如果是自己训练复现),可以用梯度检查点技术:它用时间换空间,在反向传播时重新计算中间激活值,而不是全部存在显存里。PyTorch 里有 torch.utils.checkpoint可以用,示例如下(假设你的模型是 model,输入是 x):
from torch.utils.checkpoint import checkpoint def run_model(x): # 把模型前向过程包在 checkpoint 里 return checkpoint(model, x) output = run_model(x)
这样能减少训练时的显存峰值,但推理阶段如果不需要梯度,可能用处没那么大,不过也可以试试。
二、换轻量级替代方案 / 拆分任务
如果 SoloSpeech 实在改不动、硬件也跟不上,可以考虑下面这些“曲线救国”的办法:...
|-转 VS聊天记录
syh0304: 帮我找到SOLOSPEECH项目里,关于模型定义的代码文件
GitHub Copilot:
syh0304: 据说有 SoloSpeech 的模型定义代码(比如 model.py 中的 nn.Module 类),并且该模型 没有使用一些不支持量化的自定义算子,那你 可以尝试手动对模型做 PTQ
GitHub Copilot: 在 model.py 文件中,定义了两个主要的模型类:
- `LMModel(nn.Module)`:语言模型,用于估算每个码本条目的概率。
- `EncodecModel(nn.Module)`:主模型,处理原始音频波形,包括编码器、解码器和量化器。
这些模型均继承自 `torch.nn.Module`,且没有使用不支持量化的自定义算子,因此可以尝试手动对模型进行 PTQ(Post Training Quantization,训练后量化)。
如果你需要具体的 PTQ 代码示例或操作流程,可以继续说明你的需求。
syh0304: 能看到这个项目现在默认跑调用的哪些参数吗,因为我的8G显卡带不起来,我想把设置调低些。运行项目的文件是webui.bat
GitHub Copilot: 项目默认调用参数主要在 test.py 里通过 argparse 设置,关键参数如下:
- `--num_infer_steps`(默认200):推理步数,影响显存和速度
- `--sample-rate`(默认16000):采样率,影响输入数据大小
- `--eta`(默认0):DDIM采样相关
- `--random-seed`(默认42)
此外,模型和推理相关的详细配置(如网络层数、采样长度等)通常在 yaml/json 配置文件里,比如 dance_diffusion_base.json 里 `sample_size`、`sample_rate`、`n_attn_layers` 等。
**如果你的显卡显存不足,可以尝试:**
1. 在运行时加参数 `--num_infer_steps 50` 或更低(如20),减少推理步数。
2. 降低采样率(如 `--sample-rate 8000`),但音质会下降。
3. 查找模型配置文件(如 json/yaml),把 `sample_size`、`n_attn_layers` 等参数调低。
如需具体修改方法或自动化脚本,请告知你的目标参数或需求。
syh0304: 两个文件的区别
GitHub Copilot: `fast_test.py` 和 test.py 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模型调用简化**
- `fast_test.py` 只用到了 `SoloSpeech_TSE`(提取器)和 `autoencoder`,去掉了 `SoloSpeech_TSR`(重构器)、`ScoreModel`(校正器)等后处理模块,推理流程更简单。
- test.py 包含完整的 SoloSpeech 推理链,包括提取器、重构器、校正器、说话人相似度判别等,流程更复杂,显存占用更高。
2. **推理速度与显存占用**
- `fast_test.py` 设计为“Fast and light-weight inference”,显存占用和推理时间都更低,适合显卡资源有限的场景。
- test.py 追求分离效果和完整性,显存和算力需求更高。
3. **输出结果**
- `fast_test.py` 只输出一次分离结果(tse_pred),直接保存音频。
- test.py 会输出两路分离结果(tse_pred, tsr_pred),并通过说话人相似度和校正器进一步筛选和优化输出。
4. **依赖和加载的模型文件**
- `fast_test.py` 只下载和加载必要的模型(提取器和压缩器)。
- test.py 还会加载重构器、校正器、说话人识别模型等。
**结论**:
如果你的显卡显存有限,建议优先使用 `fast_test.py`,它去除了大部分后处理和辅助模型,推理更快、更省资源。
syh0304: 那webui.bat怎么运行fast_test.py
GitHub Copilot: 你可以将 webui.bat 文件中的启动命令由:
```
.\python\python.exe app.py
```
改为:
```
.\python\python.exe scripts\fast_test.py [参数]
```
其中 `[参数]` 需要你手动指定,比如:
```
--test-wav assets/test1.wav --enroll-wav assets/test1_enroll.wav --output-path output.wav --num_infer_steps 50
```
如果你想用 Gradio 网页界面调用 `fast_test.py`,需要把 app.py 里的 `run_solospeech` 函数改为调用 `fast_test.py` 的主流程(可以用 subprocess 或直接重构为 Python 函数)。
如需自动化修改或集成 Gradio,请告知你的具体需求。
syh0304: @echo off
chcp 65001
set PYTHONUSERBASE=.\python\Lib\site-packages
set PYTHONPATH=.\python\Lib\site-packages
set PATH=%PATH%;.\python\Scripts
.\python\python.exe scripts\fast_test.py
pause 这样,对吧
GitHub Copilot: 是的,这样写可以直接运行 `fast_test.py`,但你还需要在命令后加上必要的参数,否则脚本会报错(缺少输入文件等)。
例如:
```
.\python\python.exe scripts\fast_test.py --test-wav assets/test1.wav --enroll-wav assets/test1_enroll.wav --output-path output.wav --num_infer_steps 50
```
你可以把参数写在同一行,或者在 bat 文件里用变量传递。...
|-转 VS聊天记录
syh0304: 帮我找到SOLOSPEECH项目里,关于模型定义的代码文件
GitHub Copilot:
syh0304: 据说有 SoloSpeech 的模型定义代码(比如 model.py 中的 nn.Module 类),并且该模型 没有使用一些不支持量化的自定义算子,那你 可以尝试手动对模型做 PTQ
GitHub Copilot: 在 model.py 文件中,定义了两个主要的模型类:
- `LMModel(nn.Module)`:语言模型,用于估算每个码本条目的概率。
- `EncodecModel(nn.Module)`:主模型,处理原始音频波形,包括编码器、解码器和量化器。
这些模型均继承自 `torch.nn.Module`,且没有使用不支持量化的自定义算子,因此可以尝试手动对模型进行 PTQ(Post Training Quantization,训练后量化)。
如果你需要具体的 PTQ 代码示例或操作流程,可以继续说明你的需求。
syh0304: 能看到这个项目现在默认跑调用的哪些参数吗,因为我的8G显卡带不起来,我想把设置调低些。运行项目的文件是webui.bat
GitHub Copilot: 项目默认调用参数主要在 test.py 里通过 argparse 设置,关键参数如下:
- `--num_infer_steps`(默认200):推理步数,影响显存和速度
- `--sample-rate`(默认16000):采样率,影响输入数据大小
- `--eta`(默认0):DDIM采样相关
- `--random-seed`(默认42)
此外,模型和推理相关的详细配置(如网络层数、采样长度等)通常在 yaml/json 配置文件里,比如 dance_diffusion_base.json 里 `sample_size`、`sample_rate`、`n_attn_layers` 等。
**如果你的显卡显存不足,可以尝试:**
1. 在运行时加参数 `--num_infer_steps 50` 或更低(如20),减少推理步数。
2. 降低采样率(如 `--sample-rate 8000`),但音质会下降。
3. 查找模型配置文件(如 json/yaml),把 `sample_size`、`n_attn_layers` 等参数调低。
如需具体修改方法或自动化脚本,请告知你的目标参数或需求。
syh0304: 两个文件的区别
GitHub Copilot: `fast_test.py` 和 test.py 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模型调用简化**
- `fast_test.py` 只用到了 `SoloSpeech_TSE`(提取器)和 `autoencoder`,去掉了 `SoloSpeech_TSR`(重构器)、`ScoreModel`(校正器)等后处理模块,推理流程更简单。
- test.py 包含完整的 SoloSpeech 推理链,包括提取器、重构器、校正器、说话人相似度判别等,流程更复杂,显存占用更高。
2. **推理速度与显存占用**
- `fast_test.py` 设计为“Fast and light-weight inference”,显存占用和推理时间都更低,适合显卡资源有限的场景。
- test.py 追求分离效果和完整性,显存和算力需求更高。
3. **输出结果**
- `fast_test.py` 只输出一次分离结果(tse_pred),直接保存音频。
- test.py 会输出两路分离结果(tse_pred, tsr_pred),并通过说话人相似度和校正器进一步筛选和优化输出。
4. **依赖和加载的模型文件**
- `fast_test.py` 只下载和加载必要的模型(提取器和压缩器)。
- test.py 还会加载重构器、校正器、说话人识别模型等。
**结论**:
如果你的显卡显存有限,建议优先使用 `fast_test.py`,它去除了大部分后处理和辅助模型,推理更快、更省资源。
syh0304: 那webui.bat怎么运行fast_test.py
GitHub Copilot: 你可以将 webui.bat 文件中的启动命令由:
```
.\python\python.exe app.py
```
改为:
```
.\python\python.exe scripts\fast_test.py [参数]
```
其中 `[参数]` 需要你手动指定,比如:
```
--test-wav assets/test1.wav --enroll-wav assets/test1_enroll.wav --output-path output.wav --num_infer_steps 50
```
如果你想用 Gradio 网页界面调用 `fast_test.py`,需要把 app.py 里的 `run_solospeech` 函数改为调用 `fast_test.py` 的主流程(可以用 subprocess 或直接重构为 Python 函数)。
如需自动化修改或集成 Gradio,请告知你的具体需求。
syh0304: @echo off
chcp 65001
set PYTHONUSERBASE=.\python\Lib\site-packages
set PYTHONPATH=.\python\Lib\site-packages
set PATH=%PATH%;.\python\Scripts
.\python\python.exe scripts\fast_test.py
pause 这样,对吧
GitHub Copilot: 是的,这样写可以直接运行 `fast_test.py`,但你还需要在命令后加上必要的参数,否则脚本会报错(缺少输入文件等)。
例如:
```
.\python\python.exe scripts\fast_test.py --test-wav assets/test1.wav --enroll-wav assets/test1_enroll.wav --output-path output.wav --num_infer_steps 50
```
你可以把参数写在同一行,或者在 bat 文件里用变量传递。...
|-转 解决HF模型下载问题之于VS的聊天记录
好的,以下是从“这是在下模型吗,我已经直连HF怎么还这么慢,才60M的,一直在等”开始,后续所有关键解决方法和建议整理: --- ### 1. HuggingFace模型下载慢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 **原因分析:** - HuggingFace服务器本身限速或网络拥堵。 - 国内网络访问 HuggingFace 速度慢,直连也可能受限。 - 没有安装 `hf-transfer` 加速包,走的是普通 HTTP 下载。 - 网络环境或代理设置影响下载速度。 - **解决方法:** - 手动下载模型文件(如 `.ckpt`、`config.yaml`),放到本地指定目录,避免自动下载。 - 安装 HuggingFace 官方推荐的加速包: ```bash pip install huggingface_hub[hf_transfer] ``` - 用镜像站(如“十二猴子”)下载模型文件,再放到本地。 - 如果已下载模型,建议直接用本地路径加载,避免自动下载。 --- ### 2. 加速包安装后如何使用 - 安装 `hf-transfer` 后,HuggingFace Hub 会自动优先使用加速下载,无需额外设置。 - 首次运行时会自动加速下载,速度会比之前快。 - 如果模型已在本地缓存,后续运行会直接加载本地文件,不再下载。 --- ### 3. HF_ENDPOINT与加速包的关系 - `HF_ENDPOINT` 设置为 `hf-mirror.com` 时,加速包依然可以用,只是下载的源变成了镜像站。 - 加速包只负责提升下载效率,不影响你选择的下载源(endpoint)。 - 镜像站的同步速度和文件完整性取决于镜像本身,和加速包无关。 --- ### 4. 手动下载模型与本地加载 - 直接把模型文件手动放到 HuggingFace 的缓存目录,并用 repo 名调用,通常无法直接加载。 - 推荐用 SpeechBrain/SpeakerRecognition 的自动下载方式,让库自己管理缓存和加载。 - 如果要用本地模型,建议用 `source` 指定本地目录(如 `source="models/ecapa-tdnn-vox2"`),而不是 HuggingFace repo 名。 --- ### 5. 批量下载 HuggingFace 仓库文件方法 - 推荐用 Git LFS 或 `git clone`: ```bash git lfs install git clone https://huggingface.co/speechbrain/spkrec-resnet-voxceleb ``` - 或用 huggingface_hub Python 包: ```python from huggingface_hub import snapshot_download snapshot_download(repo_id="speechbrain/spkrec-resnet-voxceleb", local_dir="spkrec-resnet-voxceleb") ``` --- ### 6. 判断 git clone 实际下载源 - 默认情况下,`git clone` 访问 HuggingFace 官方服务器(huggingface.co)。 - 可以用网络监控工具或 `git lfs logs last` 查看实际下载源。 - 如果设置了 `HF_ENDPOINT`,`git clone` 会走你配置的镜像站。 --- ### 7. 临时切换 HF_ENDPOINT - 临时取消环境变量(CMD): ```cmd set HF_ENDPOINT= ``` - 临时用命令行覆盖变量(CMD): ```cmd set HF_ENDPOINT=https://huggingface.co && git clone https://huggingface.co/speechbrain/spkrec-resnet-voxceleb ``` - PowerShell: ```powershell $env:HF_ENDPOINT="https://huggingface.co"; git clone https://huggingface.co/speechbrain/spkrec-resnet-voxceleb ``` --- 如需进一步整理成文档或有其他技术问题,随时可以问我!
20250827 2236 ...
|-转 VS聊天记录
syh0304: 帮我找到SOLOSPEECH项目里,关于模型定义的代码文件
GitHub Copilot:
syh0304: 据说有 SoloSpeech 的模型定义代码(比如 model.py 中的 nn.Module 类),并且该模型 没有使用一些不支持量化的自定义算子,那你 可以尝试手动对模型做 PTQ
GitHub Copilot: 在 model.py 文件中,定义了两个主要的模型类:
- `LMModel(nn.Module)`:语言模型,用于估算每个码本条目的概率。
- `EncodecModel(nn.Module)`:主模型,处理原始音频波形,包括编码器、解码器和量化器。
这些模型均继承自 `torch.nn.Module`,且没有使用不支持量化的自定义算子,因此可以尝试手动对模型进行 PTQ(Post Training Quantization,训练后量化)。
如果你需要具体的 PTQ 代码示例或操作流程,可以继续说明你的需求。
syh0304: 能看到这个项目现在默认跑调用的哪些参数吗,因为我的8G显卡带不起来,我想把设置调低些。运行项目的文件是webui.bat
GitHub Copilot: 项目默认调用参数主要在 test.py 里通过 argparse 设置,关键参数如下:
- `--num_infer_steps`(默认200):推理步数,影响显存和速度
- `--sample-rate`(默认16000):采样率,影响输入数据大小
- `--eta`(默认0):DDIM采样相关
- `--random-seed`(默认42)
此外,模型和推理相关的详细配置(如网络层数、采样长度等)通常在 yaml/json 配置文件里,比如 dance_diffusion_base.json 里 `sample_size`、`sample_rate`、`n_attn_layers` 等。
**如果你的显卡显存不足,可以尝试:**
1. 在运行时加参数 `--num_infer_steps 50` 或更低(如20),减少推理步数。
2. 降低采样率(如 `--sample-rate 8000`),但音质会下降。
3. 查找模型配置文件(如 json/yaml),把 `sample_size`、`n_attn_layers` 等参数调低。
如需具体修改方法或自动化脚本,请告知你的目标参数或需求。
syh0304: 两个文件的区别
GitHub Copilot: `fast_test.py` 和 test.py 的主要区别如下:
1. **模型调用简化**
- `fast_test.py` 只用到了 `SoloSpeech_TSE`(提取器)和 `autoencoder`,去掉了 `SoloSpeech_TSR`(重构器)、`ScoreModel`(校正器)等后处理模块,推理流程更简单。
- test.py 包含完整的 SoloSpeech 推理链,包括提取器、重构器、校正器、说话人相似度判别等,流程更复杂,显存占用更高。
2. **推理速度与显存占用**
- `fast_test.py` 设计为“Fast and light-weight inference”,显存占用和推理时间都更低,适合显卡资源有限的场景。
- test.py 追求分离效果和完整性,显存和算力需求更高。
3. **输出结果**
- `fast_test.py` 只输出一次分离结果(tse_pred),直接保存音频。
- test.py 会输出两路分离结果(tse_pred, tsr_pred),并通过说话人相似度和校正器进一步筛选和优化输出。
4. **依赖和加载的模型文件**
- `fast_test.py` 只下载和加载必要的模型(提取器和压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