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互联网相关
|-转 独家专访|奥利弗·斯通:这部肯尼迪纪录片揭露惊人真相,在美国却卖不出去
Ifeng电影
2021年08月07日 09:45:02 来自北京市
文/顾草草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亮相的重量级影坛大咖中,美国导演奥利佛·斯通绝对是相当抢眼的一位。
他不仅带着新片参与今年新开辟的“戛纳首映”单元,还来到沙滩影院和普通观众亲切交流;
在最后一天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他身负重任,作为特别嘉宾,将评审团大奖的奖杯颁发给芬兰导演尤霍·库奥斯曼恩,和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像许多关怀现实、关注政治的导演一样,奥利佛·斯通致力于在纪录片和纪实题材领域深耕,《普京访谈录》、《原子弹》、《斯诺登》、《世贸中心》……主题和主角越是禁忌越是奥利佛·斯通兴趣所在;永远聚焦和当下的政治气候紧密相关的事件,这位古稀之年的左翼导演坚持奋斗在第一线。
1991年极具争议的《刺杀肯尼迪》之后,奥利佛·斯通从未放下这位传奇人物的死亡迷案,这个悲剧背后复杂的权力利益关系和无尽的博弈黑幕始终是他导演生涯中持续跟踪的政治课题。
在《综艺》举行的一次导演对谈中,奥利佛·斯通曾向斯派克·李透露自己正在策划一个关于肯尼迪之死的新纪录片。
今年,在斯派克·李担任国际评审团主席的戛纳电影节,这部《重访肯尼迪:通过望远镜》加盟“戛纳首映”单元。
本片改编自James DiEugenio的肯尼迪案件专著《被背叛的命运:JFK,古巴和加里森案》,与当年奥利佛斯通本人的剧作形成互文,由著名演员唐纳德·萨瑟兰和乌比·戈德堡联袂担任配音。
这部纪录片大胆推翻了美国政府的说辞,质疑了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唯一凶手的结论,重新审视了92年以来发掘的新证据和新线索,试图还原肯尼迪遇刺一案背后各类政治集团的肮脏谋划。
这部《重访肯尼迪》材料翔实,论证严谨清晰,可以说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纪录片之一,展现了奥利佛·斯通一如既往高超的导演水准。
凤凰网娱乐Ifeng电影在戛纳独家专访了奥利佛·斯通,和这位美国影坛的传奇导演聊了聊,作为一个异见者在当下的美国坚持创作、寻找真相所面临的的困难。
这位74岁的导演非常热忱健谈,在采访结束后一再表示,希望自己的电影能被中国的观众看到,希望美国和中国的创作者能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
Ifeng电影:《刺杀肯尼迪》之后,人们并没有预料到你会重启这个题材。这么多年你似乎一直活跃在肯尼迪刺杀疑案研究领域,关注着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那么是什么样契机让你拍摄了这部纪录片?
奥利佛·斯通:《刺杀肯尼迪》是一部建立在我了解到事实之上而拍摄的……我不会称之为虚构作品,或者剧情片,我认为《刺杀肯尼迪》是真实事件的衍生作品(ramification)。
而《重访肯尼迪:通过望远镜》则是一部纪录片。
在影片刚开始的部分,我们重述了官方的正统叙事,带着观众重温了一遍他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
然后我们才开始正题,用我们搜集到的材料解构整套欺骗大众的叙事。
但是这部纪录片叙事中不像《刺杀肯尼迪》那样,有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这样的公诉人查案过程可以作为主线。
本片的大部分素材来自肯尼迪暗杀记录审查委员会(笔者注:JFK Assassination Records Review Board,一个独立审查机构,用于重新审查联邦机构认为过于敏感、不宜向公众公布的暗杀相关资料)的最终报告(笔者注:该最终报告发布于1998年9月30日,可在美国国家文献官网查阅https://www.archives.gov/research/jfk/review-board/report),大部分来自他们1994-1998年的工作成果。
我发现,这份报告的研究成果、列举的证据或资料被没有被任何主流媒体所援引、报道过,这让我非常沮丧。
肯尼迪总统遇刺50周年的纪念活动简直像一个思旧穴(笔者注:“Memory Hole”,乔治·奥威尔在其小说《一九八四》中提到的一种用于销毁文件、改变历史的工具),整个美国的喉舌、全部美国人的大脑都陷入了昏迷一般。
根据肯尼迪的副总统、继任者约翰逊·林登坚称的故事版本,肯尼迪总统被一个孤胆枪手(lone gunman)刺杀,一锤定音,再也不许有其他讨论。而我,不同意。
Ifeng电影:似乎所有发生在美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总是另有隐情……
奥利佛·斯通:没错!就像“911事件”一样,当初我儿子就跟我说,这里面一定有阴谋,于是我就去研究了911。...